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有组织科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服务国家战略部署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人才聚集和科研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有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只有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体现出科技创新的魅力和实力;产业发展中推动关键技术革命性改革又离不开科技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其深度融合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是生产力跃迁的必然选择,更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优势。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全球化背景下大国博弈的核心引擎。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将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破战略性科技任务,完善战略性创新平台体系,提升重要科研主体能力,为大国博弈、重塑世界格局提供重要保障。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其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这就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挥科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切实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整体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创新是实践。两者深度融合将有助于加速建立科技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原则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夯实深度融合基础。科技创新是助推产业创新的驱动力,科技创新与科技供给的质与量,直接决定了产业创新的数量、水平与效益。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看,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从支撑区域产业发展来看,高校是科技创新高地,也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引擎。高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通过聚集优势资源,引导高端科研人才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供源头科技供给,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创新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性部署基础学科研究方向,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高质量科技供给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坚持校企多方协同联合攻关,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建设联合创新平台,加快科技资源聚集,通过双向发力促进产生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撑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把牢深度融合关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的内在要求。与过去量大面广、自发的高校科技人员与企业合作相比,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可以组建跨学科跨领域攻坚团队,针对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以企业为主导,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推动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与企业的协作机制,鼓励建立多形式合作关系,联合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构建工程研究人员与基础研究人员协同发力机制,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全面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成为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助力以企业为主体、各方面积极参与和支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培养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

协同推动科技成果高效产业化,探索深度融合路径。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促进高校成果转化运用是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高校要聚焦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双向互动,加强对重大工程技术蕴含的基本科学问题的凝练,以理论创新带动技术突破,实现在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中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坚持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藩篱,最大限度调动科技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动力,确保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生态营造,建立全链条循环畅通、全要素覆盖融通的创新生态,实现创新主体的密切协作、创新资源的加速聚集和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打造全链条创新平台、建设全要素服务体系、搭建全周期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加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有组织科研是实现科技创新建制化、体系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也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重要实践。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作为关键举措,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本质规律和发展逻辑,推动形成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提升有组织科研新效能。深度融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主动适应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规律,加快变革科研范式,把国家重大战略性需求和航空航天航海等国防领域前瞻性技术革新转化为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开展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强化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双向互动,探索实践“1到0”有中寻根和“0到1”无中生有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新范式,实现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上下对齐、双向发力,优化科研团队结构,建立任务驱动的科研组织模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加强协同科技攻关。深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需要,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策划和培育系统集成创新项目,注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牵引科研方向重大装备应用。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有计划、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实现创新链的闭环和高效循环。强化协同科技攻关,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共同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的动力。

完善融合创新体制机制。突出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导向,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和评价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揭榜挂帅”“赛马制”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激发高校创新活力。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和研究特色,建立健全科研平台发展体系。

有组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应用基础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优势,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实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为切入点,撬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形成小切口、大突破的效应。持续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大高质量专利培育力度,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加快建设专利导航;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推进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国家试点工作;建立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立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营机构,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

高校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负科技强国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学校各项事业的战略支撑作用,提升有组织科研能级,增强自主可控创新能力,以高质量有组织科研范式,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者:宋保维(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学习时报  2024-11-12

终审:唐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