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大学基层学科建设: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发布日期:2010-07-27 

  本文讨论的“大学基层学科建设”是指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中的学科建设。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指大学纵向结构中承担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职能的最低层次的正式组织。相对于学校这个“高层”和院(系)这一“中层”而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在中国表现为校--系--室结构中的教研室和研究室以及校--院--系结构中某些纯学术性的系以及其它类似形式。有学者认为,如果将学校的管理看作宏观管理,则学院属于中观管理,系、室属于微观管理,即学校是负责全面制定规划和方针的战略层;学院是负责协调组织内外活动的战术层;系、室则是操作层,任务是高效地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虽然这种划分是用来描述学校管理的层次分工的,但用于大学的学科建设也非常合适。在学科建设中,整个学校要有一个整体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处于学校体制中层的各院(系)要协调本学科内部、外部的各方面关系,组织各专业、方向在学科建设上的联合攻关;而基层的系(室)则具体开展学科建设活动,通过第一线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学术活动推动学科的发展。这种“操作层”的活动虽然是微观的、具体的,似乎没有什么理论可讲,但它对整个大学学科建设的意义是重大的,是建立在“设想”、“规划”、“协调”基础上的“做”,没有比扎实地“做”这种实践环节更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了。所以,本文将分析大学操作层次的学科建设,探讨在这些“第一线的生产点”中最基础的学科建设工作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一、大学基层学科建设概述
  “学科在《辞海》中的定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和“教学的科目”。“学科建设”通常是作为一个日常概念在使用,一般是指通过对学科的硬件的投人、软件的积累和优化等方式,使学科具有一定水平的过程。大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是分层次的,大学的高层、中层和基层组织在学科建设上的职责范围和权力划分是不同的。大学基层学科建设是大学操作层次的学科建设,即开展最基本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直接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学基层学科建设和大学整体的学科建设在内容或方式上非常类似,因为二者促进学科发展的内核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层次的不同而在具体职责方面侧重点不同。大学基层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包括通过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培养人才;通过确定研究方向、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等促进学科向前沿发展;通过开展学科知识方面的社会咨询、技术转让等促进学科的应用。在这些活动中,离不开三种形式的建设,即:①学术梯队建设,如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学术队伍的组建等;②学术条件的建设,如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建设、实习或研究基地建设等;③学术管理制度的建设,如组织学习制度、成果评价鉴定制度等。学术梯队、学术条件、学术管理制度这三个方面是学科建设有效进行的保障。
  二、大学基层学科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
  1.大学基层学科建设中的观念误区
  学科建设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都是热点问题,人们对此谈论得很多很泛,但这一问题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在“2ll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中才迅速被人们所关注的。了解不多但讨论泛滥,就使得“学科建设”一词歧义丛生,存在许多误解,谨举例如下。
  (1)学科建设是科研。大学教师广为认同的是教学工作,认为“教学”才是“教师”的本义。近几年提出加强学科建设,很多教师就认为是要开展科研,认为学科建设是科研而非教学。在这种误解之下,学科建设反而因过于偏重科研而冲击了教学,削弱了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
  (2)教研室不应该开展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是科研”的片面思想指导下,作为主要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式的教研室,常常被理解为“教学基层组织”,负责狭义的教学工作,而不是“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开展广义的学科建设活动。与此类似,也有人认为大学的教学系统和科研系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学科建设应该划归科研系统完成,教研室没有必要进行学科建设。
  (3)学科建设就是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点。人们常常一提起“学科建设”,尤其是提到“学科建设办公室”,就认为它只是从事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学科建设做得好,就是“点”多,学科建设从工作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学位点的申报。
  (4)学科建设是校级、院级行政部门的事。既然学科建设被认为是申报学位点,而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学院提供申请材料、校级职能处部协助出面向外申请,因此学科建设就被误解为单纯是学院和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事,与其他人或机构没有多大关系。
  (5)学科建设是口号而非实际有用的指导。近几年来,学科建设在很多大学受到了极度的强调,甚至是“言必称学科建设”,或是把学科建设当作“运动”一样地宣传,使得人们误以为它也是通常所见的各种口号中的一种,雷声大雨点小,风头过去就算了。
  对学科建设的各种认识上的误区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大学乃至大学教师们通常所具有的保守思想有一定的联系,也与大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形式主义相关,即宣传工作做得热闹但不深人,甚至给人们以误导,把片面的事实当成了全面真相。无论这些误解原因何在,它们必然要影响大学基层学科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消除误解、减少错误认识的负面影响对于改进大学基层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2.大学基层学科建设中的制度缺陷
  大学基层的学科建设无疑需要制度来保障,制度充当了活动的规则,规则的先进与落后对活动的效果影响巨大。但在当前我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中,还有一些制度妨碍了学科建设的发展。首先,在教师聘任问题上,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成员表面上看是实行“聘任制”,但这种“聘任”在很大程度上是名不符实的,很难做到在国际、国内公开竞聘来引进人才,即使基层挑中了理想的人才,在聘用上也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能否聘用还需要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考核并最终决定;而对于组织中某些不称职的人员,基层也无法辞退,甚至学校也没有条件保障人才的这种“优胜劣汰”式的流动。这样,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在人员上就存在想要的人来不了,不想要的人辞不掉的状况,队伍不能优化,学术战斗力就难以提高。
  大学基层学科建设发展的另外一个障碍是学术自由不彰。开展学术活动必须拥有最基本的学术自由。创造是需要自由的,“行动的自由是进行选择。鼓励积极性、从事创新、维护批评和促进多元化的基本条件。……自由是基础,它能保证人们在采取行动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批判过去和现存的政策时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还能保证其它有益活动的开展”。因此,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的必需条件,对于大学基层学科建设意义重大。而当前我国的政治文化环境,甚至大学自身都没有给基层学术组织以充分的自由,尤其在社会科学方面,在教学和科研中常常是“学术有禁区”,要时时刻刻受到政治的约束、政策的影响,想说的不敢说,甚至在公开的学术讨论中也不能畅所欲言。这样遮遮掩掩、小心翼翼地进行学术活动,学科自然就发展得慢了。因为“就大学为了追求和传播知识需要自由而言,当种种控制力量软弱分散时,大学知识之花才能开得绚丽多姿”。
  3.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成员在学科建设活动中表现欠佳
  一方面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成员个体的缺陷。不少学者缺乏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没有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和矢志不移的学术精神,导致在学科建设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内在动力的缺乏;也有很多学者是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技能的不足,没有高深的学识和过硬的学术能力,无法在学科建设上发挥突出作用。
  另一方面是在群体层面上,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领导者――通常是学术带头人――影响力不够,导致组织在学科建设活动中无领袖、无学派。许多学术组织多将才、少帅才,缺少在学品、人品、心品上全面优秀、受人信服的学术带头人,无法形成学术凝聚力,因而无团队、无学派,组织整体的效能甚至要小于个体成员效能之和。而那些在学科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学术组织,无一例外地都有类似帅才的学者存在,他们有大师风范,对组织中的其他学者具有普遍的影响力和极强的凝聚力,很容易竖起大旗。拉起队伍,在某一领域取得突破,甚至形成“学派”。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大学的生命,那么学派在学术发展上就应该是大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生命是行尸走向,没有“学派”的学者群体也是一盘散沙。对于学术群体来说,人才的数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个体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组合与合作,是不是在质量上实现了“集群化”,只有“数量”的群体即使个体很优秀也不会有较强的团体战斗力,也很难形成“学派”。但“学派”的形成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比如德国的讲座、原苏联的教研室都是由一名正教授带领团队,他在组织中有很高的威望,能够真正领导整个组织的学科建设。而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中教授数量不少,水平虽有差异但在职称形式上却无区别,所以出类拔萃者很难脱颖而出,在职称上占据优势地位。另外,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还缺乏有效的学术评估办法和体系,对于组织成员的学术能力和成果不能进行较规范的评价,这既保护了很多“滥竿充数”者,也使同侪之间谦虚和信服较少,甚至“文人相轻”,谁也不服谁,不合作和内耗使得组织难以成就大事,导致组织有群体而无团队,有“宗派”而无“学派”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开展。
  三、大学基层学科建设工作的改进
  1.正确认识大学基层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不等于科研。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学科组织,是知识形态的“学科”在组织中的体现,因此可以称为组织形态的“学科”。该组织的这种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开展学科建设活动来实现组织自身乃至大学整体的目标和功能,因此大学基层组织所开展的所有学术活动都是学科建设活动。人们常常把学科建设狭隘地理解为科研,而把其他形式的学术活动排除在外,这是有失偏颇的。科研是最基本、成效最明显的学科建设活动,科研上的领先能够使学科进人前沿,在国内外的学术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学科建设并非只有这一种途径,能够培养很优秀或很有特色的学科人才,也能在学科领域内享有较好声誉;能够推出一系列高水平的学科专著甚至教材,也会在学术圈凸显自己的“相对优势”。从理论上讲,某一学科的发展既包括高深理论体系的建构,又包括大量专著、教材等学术资料的积累以及大批高水平人才的储备,这些任务不是单靠科研就能完成的,所以学科建设的范围和涵义要远远大于科研,不能把学科建设等同于科研。
  (2)教研室也应该开展学科建设。教研室是大学基层的主要学术组织形式,明确它的职能和活动对于基层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但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其进行的“教学基层组织”的性质界定现在是明显不符合时代需要的。作为学科组织的最底层,教研室与一切学术活动息息相关,是绝对的操作场所。所以教研室不仅负责教学,也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它是最基层的学科建设载体,无法推卸全面开展学科建设的职责。
  (3)学科建设不仅仅是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点。人们通常感觉“学科建设办公室”才是明确“挂牌”的学科建设载体,这一机构最明显的工作就是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点,因而学科建设似乎就是学位点的申报。但这只是看到了学科建设的表现形式中极微小的一部分,看到了“冰山”的一角,看到了显性工作而无视隐性工作的存在。
  (4)学科建设不单是校级、院级行政部门的事。学科建设被误认为是申报学位点,进而被看作仅仅是校级、院级行政部门的事。这种理解忽视了基层学术组织在学科建设上大量扎实而具体的基础工作,甚至是舍本逐末的。没有基层实质性的学术进展,校级、院级行政部门再擅长相关的行政程序,也不能无中生有地“申报”出高水平的学科。
  (5)学科建设应是最实际的工作核心,而非华而不实的口号。如果放弃了具体的内容而只剩下华丽的躯壳,“学科建设”就会沦为一种摆设,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各大学的学科建设要改变“说得多做得少”的状况,用事实说话,用具体的行动、措施进行可操作性的设计,让大学能够在行动上实现全员参与学科建设。
  2.重视建立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制度
  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学术管理制度。首先要改革名不符实的“教师聘任制”,消除在人才引进上的重可靠轻学术的倾向,逐步实现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按学术标准公开选聘人才。另外,为了使学者在学科建设上有更大的自由,还要增加大学基层在学术事务上的影响力,许多学术上的决策应该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开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过程可以看作信息流动过程。基层单位可以看作是信源,领导机关可看作是信宿,基层信息上报的流向是教师――教研室――系――校内职能处室――校领导”。作为大学学术活动的主体,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成员就是各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对学术问题最有发言权。不论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使用与评价,还是资金的分配与使用,以及资料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都应该第一个提建议、做决策,这样才能保障学科建设的条件。
  另一方面,大学基层学科建设的发展还需要以学术自由为条件。大学学术活动的探究性、创新性使得学术自由尤为必要,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需要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这是避免学科发展受外界不合理干扰的保证。大学教师是自己学科领域的权威,他们对于学术上的事务最有发言权,他们可以自己确定教授的内容、学习的方法、研究的方向,外行不应该对此指手画脚。在教学和研究上,大学和社会都要奉行“学术无禁区”的原则,有勇气支持教师坚持真理标准,致力于真正的学术研究,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学科发展。
  3.改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成员在学科建设活动中的表现
  首先是要促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成员个体的完善。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以充足的内在动力追求真知;组织也要以促进成员发展为己任,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的硬件、软件条件和环境,帮助成员增强技能、增长学识,提高学术能力。
  其次要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通过促进组织学习来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进行战略变革,持续获得创新发展。采用该理论中的“学习智障”分析法,可以看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很多弊病:组织内的成员往往各自为阵,对组织目标漠不关心;在遭遇困境时归罪于外,而很少反省自己的失误;习惯于被动地完成任务,而非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组织对渐进的变化反应迟钝,常常把小问题拖成大难题;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虽然是探索新知的学习机构,能够以社会批评的重要阵地自居,但自身却听不进外界的批评意见,常常掩耳盗铃地回避问题,维持现状。针对以上这些学习智障,中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需要开展五项修炼,通过“自我超越”为组织成员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文化和环境;通过“改善心智模式”纠正看待事物的角度;通过“建立共同愿景”激发成员对组织的真诚和奉献;通过“团队学习”提高群体的沟通效率;通过“系统思考”以一种新的方式认识自己及所处的世界,发挥组织的整体效能。
  总之,学科建设是一种组织行为,大学基层学科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组织的完善。不善于学习的组织闭目塞听、夜郎自大,缺少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与观点争鸣,对外部变化反应迟钝。这样的组织在思想、观念、情感、氛围等“软件建设”上不能过关,学科建设就难以通过集体的力量而取得大的发展。所以,只有在个体与组织都全力投入学习的组织中,才能生长出学术团队,培育出卓越的“学术带头人”,实现学者的“集群化”,变“宗派”为“学派”,促进学科建设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