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经过10年的高教体制改革和基础建设的准备,我国一批高校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实力和能力。如何抓住今后20年的发展机遇期,把高校的学科水平真正地搞上去,这涉及到办学理念、办学功能的变革,涉及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四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之间有必然和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进行系统思考,精心谋划,全面统筹,坚决落实。
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突出
大学功能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伴随社会进步,大学功能呈现出由单一性到多元化、由“学院派”到社会化的发展轨迹。新时期大学的功能,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社会探索和对外交流的基础上,其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突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理应充分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成为社会服务中心。
考察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不但培养出许多治国、强国的精英人才;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大量原创性成果,并且在思想、政治、文化方面对社会产生影响,起到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这就是大学功能中心化的充分体现。
我国大学功能的变革,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考虑自身的基础和特点。国家决定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条件的高校向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发展,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型大学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为指南,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的重点需求为动力,大力提升高校的传统学科,努力发展新兴学科,积极培育未来学科。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是全能冠军,要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单项冠军,以此提升学校的水平和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社会精英和大师固然重要,但社会更需要大批爱祖国、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最基本的设计者和执行者,高校应该在本科教育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科学研究的两个根本立足点
随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是必然的趋势。战略高技术研究定位于国家未来发展,是前瞻性的研究。它可能与眼前经济热点有距离,产生不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高校应该承担此重任,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我国大部分企业市场意识很强,往往只有在无须承担风险而又可以获得极大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所投入。因此掌握战略高科技关键技术并使之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是高校科研的首要任务和社会责任。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为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等仍然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高校筹集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
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前瞻性,因此这对高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高校要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工作中去,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长期、稳定、有重要影响力的决策咨询。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开展软科学研究,当好政府管理部门的智囊团,是高校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认清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
学科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坐标轴中寻找若干个对国民经济影响面大又适应与本校综合实力的领域、行业或产品,比如城市建设和安全问题、清洁能源汽车、长江水流域环境保护、智能化交通等,以重大科技问题为中心进行学科集约,加大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投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新的产业或产品,促进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要特别关注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需求,努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服务。要瞄准区域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集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通过学科的交叉和集约,构筑与产业链相匹配的学科链。有效地组合强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对高校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于区域发展来说,环境、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行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城市的生命线。具有工程建设传统学科背景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促进传统学科的高新化,争取“工程报国”的光荣。
为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高校理应要在公众的继续教育方面做出贡献。
开创国际交流的新视野
国际化的真谛是文化的交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国际交流,是大学四大功能中最具挑战性的,也是充满魅力的环节。
要参与国际交流,一厢情愿不行,学校本身要有交流的资本。交流是双向的,世界一流大学也不会满足于单向输出,我们拿什么去与国外高校交流?如果我们有高水平的研究环境和丰厚的经济待遇,当然可以吸引八方朋友近悦远来,但目前我国高校这种机会还不是很多。除此之外,就是我国高校自身的特色,是别人所没有的特色。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孕育的校园文化;二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实践。
外教也好,留学生也好,甚至于著名企业领导和外国政府官员到中国的高校来,很乐意接触中国独特的文化,很愿意交流办学的理念,特别是我们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如果我们自己对中华文化还没有把握,或者不认可;如果我们不重视建设校园文化,或者内涵不深;如果我们的办学理念不与国家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那么就很难吸引别人,难以开展国际交流,更谈不上国际化大学的目标。
为了展开具有实质意义的国际交流,我们要努力建设大学的校园文化。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不但能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也能够推动国际交流活动,这是许多学校的经验已经证明了的。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对外介绍中华文化,介绍我们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出访的教师既是专家,又应是文化使者,还可以成为企业的使者;接待来宾既要讲专业,更要讲国家和学校的文化与理念,讲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和经验。
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高水平大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团队是一个有效办法,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更早地接触科学研究,独立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者参与老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自主创业实践。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减轻,课余时间较多,要引导到锻炼培养创新能力上来。
师资队伍建设各个学校都很重视,但讲到人才,往往眼睛向外,把功夫做在引进上。其实,引进只能作为新办学科的先导,作为教师队伍来源的补充,不能把引进当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唯一手段。否则,既稳定不了现有队伍,又无法使引进人才真正融入集体,发挥作用。只有做好现有教师的培养使用,让大家各得其所、各逞其能,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师资队伍,并且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引来众多人才的加盟。
知识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学科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我们主张每一个大学教师都要作为团队成员,通过经常的学术交流、观点碰撞,激发新思维,产生新思路。学科团队的最佳结构应该是宝塔型,形成梯队层次。
对于青年教师,要鼓励他们参与科研和工程项目,让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完成人生经验、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初步积累,努力向高层次发展。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的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要关心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要顺应人才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规律,根据各人不同的特质,为他们制定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路线图,并且进行节点考核,及时对发展路线做出修正,并且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便激励他们尽快成长。
对于杰出人才,要鼓励他们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前瞻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科技开发,让他们掌握资源和资源的分配,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最佳的服务。这其中,要特别培养领军人物,这对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才培养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课题,就是对杰出人才领导能力的培养。领导能力包括沟通、展示、合作以及自身修养、把握全局、资源分配等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工作和工程技术工作,都是团队攻坚甚至于是跨领域、跨区域协同作战,与周围有关人事间的沟通、向社会和领导部门展示、个人和单位间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人事部门、学科规划部门要经常研究这个课题,为杰出人才提供这方面的培训。杰出人才自己也要加强政治、文化、道德、情操的修养,不负众望,早日脱颖而出,成为跨学科的领军人物。
引进人才人数不多,影响很大。引进成功与否,关键看融入学校的程度。人才引进要与学校发展战略机遇结合,看准了要发展的学科,必须要引进人才来主持大局。引进人才除了专业水平外,要考察其品德、经历和管理能力,要注意从实践部门引进人才。
作者:科学技术部部长、原同济大学校长 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