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探讨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学科立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学科建设中的“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具有三个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立校;战略地位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居于龙头战略地位。在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换,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科建设的这种作用更加彰显。但在高校的发展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科建设往往裹足不前,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传统学科日渐老化、知识创新乏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危机重重,处于“生死”边缘。而同时一些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嗷嗷待哺,却长期营养缺乏,发展受阻。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落后的观念与僵化的体制制约着学科的调整与创新。面对入世的严峻挑战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学科建设,稳步提升学科水平,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从“学科立校”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 一、“学科立校”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1. “学科立校”,即须准确认识和把握住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无论是从认识论的哲学出发还是从政治论的哲学出发,高等教育都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科专业为单元,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并服务于知识本身。作为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按学科专业划分区域进行各自的知识活动。学生无疑对专业的体认深于对学校的体认,教师对学科专业的忠诚有时甚至大于对学校的忠诚。学科专业性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回顾大学发展史我们知道,在欧洲中世纪,由于神学、医学、法律、修辞等知识日益精深和专门化,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各自结合起来,组成行会性质的团体修习专门知识,于是,大学先于小学、中学而悄然产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知识日益精细并分化,大学学科的专业性特征更趋明显和强化。在今天,学科专业的质量水平不仅成为一所大学水平的根本标志,也是大学所在地区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学科立校”清晰而鲜明地表征出大学的立校之基是各门学科的发展,突出了大学的使命是探究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对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的准确认识与把握。 2. “学科立校”,即须摆正学科建设在推动高校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中一项极其复杂的基础工程,它的内涵丰富,包括了学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同时,学科建设的长期性和成果的滞后性等都增添了它在实际工作中的难度,往往是“领导和教师普遍重视到天而无从立地”,而实际被弱化和虚化,难以有所作为。树立“学科立校”的治校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学科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运行项目管理机制,能使学科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既“顶天”又“立地”,从而推动高校的学术进步,实现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院士在总结自己的治校经验时认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1984年南京大学仅有16个系,他在任上采用延伸、拓展、分化、发展、新建、嫁接、交叉融合等方法不遗余力地推进学科建设,引进和培养大批优秀师资,到1996年南京大学建成拥有10个学院、36个系的综合性大学。因此学术成果丰硕,学术水平大幅攀升,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跨入了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又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确立“学科立校”的发展理念,注重学科建设的“立校工程”,近几年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和各项事业改革,学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已获得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今年国家级重点学科也突破了零记录。学科专业触角延伸到经济、法律、管理、文学、哲学、理学6个学科门类,实现了从财经、政法类的单科性大学到文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学科建设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了明显的龙头带动作用。 二、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由于科学知识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高等院校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呈现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 学科建设的“结构优化”问题 “结构优化”问题指的是高校学科建设“特色化” “应用化”与“综合化”“文理基础化”的矛盾。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在经历了原始的混沌统一到专业的精细分化过程之后,各门学科之间日益交叉、渗透、融合。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知识领域呈现出整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且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已不仅限于同门类、跨门类学科之间,且其渗透、交叉和融合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也加大加快,知识结合的方向由单一线性走向多维非线性,形成立体网络的学科发展格局。如今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从其他学科的理论、技术或方法上获取营养,形成学科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任何重大的工程、环境、文化问题都必须借助于文理工各门学科学者的协同参与才能圆满解决。高等学校要进入学科发展的前沿,解决社会的重大复杂问题,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传统单一封闭的学科格局已成为桎梏,学科调整势在必行。二是由于持续的高等教育变革,特别是近年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改革,在各个地区打造和发展了一批文理工巨型综合性大学,许多单科性院校也纷纷向多科性院校发展,高等教育出现“综合化”发展趋势。昔日森严的部门、行业界限被打破,高校之间的专业趋同性日益增大,在生源、师资、课题、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专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新一轮的学科竞争中学校要“入主流”、“创一流”,是拓展文理基础学科,实现学科“综合化”“基础化”抑或“特色化”、“应用型”?这是加强学科建设必须解决的指导思想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出如下的决策:一是“支优抚重”,对传统优势学科,只能加强,不能消弱。其长达5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并形成了学校的“经管法特色化”和“应用型”的学科特征,这是学科竞争的实力和优势所在,学科建设不能舍而他求。二是“改老创新”,加强教学科研活动,发展新的教学增长点。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的合并,使学校由单科性大学转变为财经政法类多科性大学,并在原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拓展了文、史、哲、理几门新学科,实现了各类专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今年将选择1-2个科研群体,申报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总之,学科建设体现的指导思想是“特色化”基础上的“综合化”,而不是不顾实力、不顾校情的“全面综合化”。 2. 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时间上该学科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知识、新成果,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在空间上能够不断充实内涵,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整个学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应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营造学科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学科建设是由人、财、物、信息、课程、科研、课题等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在系统诸要素中,人――学术队伍是最重要最革命的因素,它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学科建设贵乎一支学历高、职称高、学力高、年龄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在过去的学科建设中,高校比较注重经费、物质硬件的争取与投入。学术梯队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风物长宜放眼亮”,着眼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梯队建设”为中心,提出了“513”工程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培养出50名全国一流名师,100名新世纪的教学与科研骨干,300名博士,启动“两个百万资助计划”,分别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资助中青年学者出国留学,并且各个学科点设置若干个特聘教授岗位,公开聘请国内外一流的学术带头人。通过这些举措,真正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使学科建设有所作为,营造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学科建设中的内部管理体制问题 学科建设实行的是项目管理制,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梯队,负责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实施。但现行学科建设并不一定能与传统的校、院(系)教研室(组)管理体制自然耦合。学科一般以二级学科设立,而院(系)一般是以一级学科设立的,所以把重点学科执行权放在院(系)不很合适,放在教研室(组)也不十分合适。因为教研室(组)是以教学任务设置的,是传统的以教学为单一中心任务的学校基层组织。在高等学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科学研究日益重要的今天,教研室(组)就难以完全履行好科研职能。而且,多数教研室(组)是以专业教学为任务组建的,不同于学科建设,并不能涵盖学科的所有研究方向尤其是新兴前沿方向,因此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建设学科比较困难。然而教师编制落实在院(系)、教研室(组)两级科层实体中,学科负责人权限虚化,责、权、利不能协调统一起来,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压抑,对于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课题研究来讲,这种传统管理体制更是难以适应。为发挥好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学术积极性,推进学科建设,中南财经大学大力推进内部体制改革。一是以院系调整为基础,重新调整学科结构。按学科分类和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并进行调整重组,组建了九大学院。其中经济类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管理类有工商管理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法律有法学院、公安学院,另加人文学院和信息学院。九大学院调整重组,一方面确立了校、院、系三级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框架;另一方面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等二级学科独立建制,保持了龙头学科的优势与特色,有利于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二是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扩大了学院一级教学、科研、人事、经费管理的自主权限,充分发挥了学院、教师的学科主体作用。学院、系的行政负责人一般由学术带头人兼任,使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形成有机协调。当然,学科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科体系与学科建设管理体制的矛盾,研究中心、研究所的运作机制问题,学术带头人有效管理制度问题等等,都需要学校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本着“学科立校”的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参考文献: [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中华书局,1984.283. [2]曲钦岳.怎样办高水平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0,(4):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