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内涵与本质属性

作者:  来源:教育与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0-11-25 

  摘  要:学术人力资源是大学所有资源中最具有创造力的资源;是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创造积累物质、精神财富,开发和利用物质、信息等资源从而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人才智力的总和,它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灵魂和思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术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与独立性、过程性与发展性、品质的综合性与资源的流动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创造性与增殖性等本质属性。
  关键词:高校学术人力资源;内涵;本质属性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人力资源决定了经济增长。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校的发展与组织的人力资源水平密切相关。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与一般企业相比,高校人力资源有其自身的内涵与特征。高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其人力资源的类别和层次多种多样。从人力资源类别上来看,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等。其中,教学科研人员是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在高校众多人力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这种资源的功能是高深知识的创造、发现、传授和应用,维系着高等学校的运行和发展。对于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研究有利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有利于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学术人力资源的内涵
  现代管理科学普遍认为,经营好一个组织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在这四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第一资源。[1]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与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在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发挥创造性劳动的群体。[2]高等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其人力资源有其特殊的内涵。
  高校人力资源是多种人力资源的集合,包括学术人力资源、行政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学生人力资源等多种。有些学者把高校人力资本划分为三部分,本文借用这种划分可以将高校人力资源也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1)管理者人力资源,即指行政管理人员,也叫决策者人力资源,其中典型代表是校领导人力资源;
  (2)直接生产者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师和科研人员,这是学校中存量最大、价值最高的人力资源;
  (3)间接生产者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后勤服务人员和教辅人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这部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3]
  无论哪一种人力资源对于高校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着力探讨直接生产者人力资源,即学术人力资源。对高校而言,教师是根本。因此,也可以说学术人力资源是构筑高校资源的第一要素和第一资源。综合我国学术界对人力资源这一术语的种种理解并参考“学术人员”和“人力资源”的自身含义,要正确把握学术人力资源的具体概念,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学术人力资源和其它人力资源一样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学术人力资源具有学术性,从事的是高深知识的相关活动,是以智力活动为主,同时具有体力劳动能力的一个群体。
  第三、与其他资源不同,学术人力资源是大学所有资源中最具有创造力的资源,它决定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是高校一切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最根本的资源。
  第四、学术人力资源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其本身不仅具有价值性,而且在从事学术活动中能够带来新价值,如培养人才,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等都不同程度地为其所在的组织和社会创造新价值。
  第五、学术人力资源以学术活动为中心,创造积累物质和精神财富,开发利用物质和信息等资源,从而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人才智力的总和。
  第六、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主体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包括研究与开发人员。
  第七、学术人员作为知识分子的个体,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它的劳动产出和产出方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灵魂和思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既是一个教育组织又是一个学术组织,那么高校教师就不仅是一个教育者,而且还是一个创造者,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融学术活动于整个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只有准确地认识学术人力资源的内涵和特点,才有可能制定出有利于推动高校发展和教师进步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充分发挥学术人力资源的潜能。
  二、学术人力资源的本质属性
  本质是指“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使该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体现事物性质的本源[4]。高校学术人力资源是具有较高文化教育背景和良好素质的群体,那么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本质就是学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知识、智力、技能和体能等能力的总和,它所有的属性都是围绕这个本质所形成的。学术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一样都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动态性、持续性等共性特征。同时,高校学术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几点本质属性:
  (一)主观能动性与独立性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从人力资源的定义来看,简单地说人力资源就是人的能力的总和。人的能力是具有能动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讲到人的能动性就是指人类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学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除了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属性之外还具有学术人员这个特殊群体的自我能动性,知识层次普遍较高的学术人员们大多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而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上,传递文化、创造新知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之一。他们不断追求学术,习惯于探索未知的领域,欣喜于发现新知;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培养学生,为社会培养人才;他们十分希望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这些特点要求他们须相对独立自由地展开工作。
学术人员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人员能够选择研究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力资源配置主要靠市场来调节,学术人员作为研究者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择研究领域是学术人力资源独立主动地与物质资源结合的过程。二是学术人员能够自我强化,不断发展,多数学术人员身处引领科学,创造新知的高校里,他们要比普通的人力资源更要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使自己获得更高的劳动素质和能力,才能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灵感、潜力和兴趣,培养出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此外,学术人力资源相互之间的依存较小,正如一位高校教师说:现今如果对大学教师实行坐班制就忽视了大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可见学术职业是一种相对自由与独立的职业,为了追求学术上的进步与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研究领域,并形成各自的思想体系。
  (二)过程性与发展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都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直接生产者人力资源,与其他的人力资源相比,学术人力资源的发展性更加鲜明。
  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作为履行这三大任务的主体――大学教师,不仅在学历与学位层次上必须达标,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要终身学习, 不断发展以适应高校这个特殊舞台。其次,学术人力资源和其他人力资源一样是可以开发再利用的资源。在高校人员群体中,学术人员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成长,其中有声望有影响的学者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术人力资源的最具有价值的“钻石资源”。此外, 要想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学术人员必须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5]
  学术人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过程, 不是某一阶段,而是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的衔接,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努力的过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这种发展性表现尤为明显。社会进步与发展,旧的专业逐渐被淘汰,新的专业不断推出,教师不发展就无法胜任新的工作,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大为缩短,学术人力资源的发展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品质的综合性与资源的流动性
  教育是传播知识、经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进行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大学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大学生,教师本身应该是个德能俱佳的人。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师能――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科研与管理方面的能力都应该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时代的先锋。大学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优良的教风和敬业精神,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正如教育界有种说法:智育不好的是次品,体育不好的是废品,德育不好的是危险品,可见无论缺失哪一方面都不能称其为素质全面的人。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术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人力资源,特殊的岗位造就了学术人员特殊的品质,这是因为学术人力资源在长期的,系统的专业训练中,将综合品质凝聚在学术人员的身上,成为了非常具有吸引力、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一种资源,极大地增强了学术人员的价值。相对于物质资源来说,学术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是因为人力资本依附于人的身上,它必然会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依靠其在人力资本储备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来工作,加盟高校是处于自身需要的选择,他们更多的是忠诚自己的事业而不只是学校,因此,如果遇到不公或不利于自身发展时,他们就会选择流动[6]。
  资源流动性与其品质的综合性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素质全面是其流动的前提,流动反过来促使教师素质更加完善。高校教师依靠自身人力资本丰厚的储备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巨大的优势,能够在强烈的自我成就意识及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地调整自己,找到发挥潜能的最佳点。
    (四)学术性与专业性
  高校是社会的高智力集团和学术研讨园。[7]高校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高度、深层、恒久的学术性。以传播已知、探索未知为目的的学术研究事业是高校的重心工作。在高校里,有些人力资源如部分后勤服务人员不具有学术性;而有些人力资源,是高深知识的载体,从事着专门的教学、研究和知识服务工作,学术性则是他们的明显特征,学术人员就是具有这种特性的典型资源。它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当这种资源所具有的内在知识资本向学生实现转移时,其学术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作为学术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研创新也具有学术性,学术人员总是在拥有专业的系统化的高深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和创造新知;三是学术性还表现在学术人力资源直接以知识服务于社会。
  学术人力资源存在学术性的同时还具有专业性,这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从大学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这个角度来看,既有学术性又有专业性,大学是高深专业知识的家园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圣地。而学者专家之可贵在于其“专”,这个“专”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专业精神。大学教师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高水平的学术劳动;从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种专门教育。从事着高等教育的学术人力资源是具有系统的、专业性高深知识的一个群体。进入这一领域的人员有着严格的资格评审要求,比如说大学教师资格,博、硕士学位等,要求进入者具备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训练。学术人力资源的这种专业性,从根本上与其他人力资源区别了开来,因而这种专业性也可以称之为不可替代性。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顾明远教授指出:“必须使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不可替代的专门队伍”。[8]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五)较强的创造性与增殖性
  学术人力资源是大学所有资源中最具有创造力的资源,它决定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学术人力资源是高校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除了传递知识,服务社会以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创新科学知识。正如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学术人力资源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引领大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以文化科学创新引领社会的科学发展。[9]江泽民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这一论断揭示了创新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了创新性乃是学术人力资源的本质属性。同时,教师的劳动也被认为是具有独特的,带有个人风格色彩的创造性。首先,因为其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情景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产生一系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创造性运用的结果。其次,教师所运用或借助的劳动工具主要是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力量而不是其他的器具或先进设备,而如何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达到教育的目标,这本身就是一种转化和创造的过程。
  创造性与增殖性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只有具有了自我更新、开发创造的能力才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增殖,而能力增殖的过程就是创造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学术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成长性和增殖性,其所具有的劳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累计、延续和增强。一般来说,自然资源是不会创造、不会自己增殖的,它只会因为不断的被赋予人类的创造而逐渐消耗“贬值”。不能否认,大凡人力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增殖性,因为人的知识、技能不会因为使用而消失,只会因为使用而更有价值。而学术人力资源是一种普遍的优质资源,他们从事的工作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性的研究,甚至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创造性思维,并在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增殖。

  参考文献:
  [1]李燕平.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
  [2]王菲.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性思考[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6):36.?
  [3]马存根.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大同医专学报, 2002, (1): 40-42.
  [4]周谷平,徐立清.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历程初探[J]. 教育学,2002,(2).
  [5]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简论[A].第四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教师发展(I)[C]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1.?
  [6]郑文力.高校人力资源特征与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9):149
  [7]韩延明.尊重知识产权 树立学术诚信[N].临沂师院报,2004,(12):12.?
  [8]韩延明. 优化教师道德 强化教师发展[N].临沂师院报,2006:19.?
  [9]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简论[A].第四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教师发展(I)[C].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1.
 

作者:龚春芬 李志峰(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