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要从国家层面上的体制改革,解决各类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脱节的现象,把推动地方和国家发展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首要和唯一指标,充分体现学校类型和层次,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培育彰显学校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与发展机制,重点打造“学研产”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平台,使高校成为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密不可分的源头和人才支撑体系,引导和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实践证明,“学研产”相结合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实施模式。因此,积极探索“学研产”合作之路,为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实际贡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 在全球知识经济高端竞争决定的经济格局中,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创新型高端人才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控制,新型经济发展从以往的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拉动模式,已转变为创新人才和高端知识原始创新为源头的“学研产”推动模式,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和引领作用,成为自主创新源头。与“产学研”更多地强调的是企业拉动作用,多数属于引进和消化“中低端技术型”相比;“学研产”则更强调的是推动和发动的作用,属于抢占“高端技术型”。“学研产”作为高校与社会发展互动中最重要的形式及桥梁,在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领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研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对我国人才培养、人才储备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推进“学研产”合作,在支撑国家、行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将“学研产”合作体系构建纳入现代大学制度的范畴,建立与“学研产”合作相适应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着力营造师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积极合作的精神,以及宽容失败、严谨求实的学风,促进高校自主创新良好氛围的形成。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一是要弱化成果的事实评价,强化成果的价值评价。对于成果的评价,在评价指标的设定上,必须建立以经济评价为主的观念,增加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减少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改变单一的同行评议方式,积极引入外部系统的评价,特别是邀请企业界的有关人员参与。二是加强职称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联度。在职称评定及奖励设定上不仅要将科研成果的水平、论文专著的发表数量等作为硬指标而加以考核,同时也要对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水平作为考核的重点,才能使科研人员在科研立项时,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转化性。 加快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团队建设,集体科技攻关。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征。为此,要打破高校之间、部门之间、研究室之间、课题组之间的“壁垒”,组建创新团队,集体攻关。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引导和促进多学科相互渗透与交叉,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并为国家解决重大科技瓶颈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作为政府部门,要积极推进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建立和拓宽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渠道,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多种形式的合作,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合作研发,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等,创新和完善“学研产”结合的有效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学研产”对接交流会,邀请企业和高校参加对接会,提出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推介科技成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源通过投资、参股等多种合作方式,与高校共同组建以资产或技术为纽带的科技研发实体,面向社会、政府和企业,形成“学研产”结合的长效机制。 总之,着力推进“学研产”合作,创新高校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模式,促使高校、企业打破观念和体制围墙,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联动,从而在区域创新、企业科技进步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