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协同创新,破解“杰出人才”之问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13-04-12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正在驱动着我国以国家战略来回答这一世纪之问,这就是“2011计划”。
  “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可以说,“2011计划”正在推动产、学、研之间的化学反应,并期望通过这种化学反应淬炼出杰出人才。
  经过1年多的酝酿,“2011计划”的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各高校纷纷成立,一大批行业产业的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到高校组织的“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4类协同创新模式,在原有的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共同商议新的目标、任务和形式,使“2011计划”的实施迈出实质性一步。
  近日,本报记者跟随行业产业专家组现场考察了若干所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培育情况,从中了解到,在我国,方方面面的力量正在直面原有一些体制机制为杰出人才产生而制造的障碍,正在达成共识,大胆改革体制机制以清除教育、科研、经济间的壁垒,从而为杰出人才和世界一流科研成果的产生而努力。
  关注科研人力资源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经费多关照基础建设和科研设备,对科研工作者的关照明显缺乏。当然,这一政策在基建和设备缺乏的年代,无疑起到集中力量提升我国科研硬件的功用。然而,时过境迁,当我们的硬件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创造出许多科研成果,但却鲜有世界一流成果尤其是世界一流核心成果的时候,我们认识到是时候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科研人力资源了。
  对协同创新中心的人力资源状况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考察,是本次专家考察的重点。“我们在考察中非常关注各个中心是否成立独立的法人单位,是否有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和预算、有自主权的人事管理制度,‘2011计划’的核心导向是促成人、财、物的改革与国际接轨,要通过这一机遇,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上有所突破。”行业产业现场考察专家组组长钟志华院士说。的确,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模式、管理体制建立与运行,人员聘任、考评、激励以及流动等人事制度改革与实际操作,面向重大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施,中心人才集聚能力和团队整体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协同培养成效等等,都是此番专家组重点考察的方面。
  记者在考察中看到,要使“2011计划”成为人才的特区,是各协同创新中心的共识。“我们要把最优秀的头脑集中起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韩杰才在介绍该校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培育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时这样说。该中心在培育期就建立了接近国际标准的薪酬体系,按国际通行模式面向全球招聘各层次高水平人才,依托国家“人才项目专家”聘任而来的中心首席科学家,在快速缩短我国与世界一流水平技术差距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让人才释放创造力
  “2011计划”强调合作,强调协同才能创新。因为长期以来科研单位间的壁垒不仅消耗着巨大的科研经费,也让人才与人才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产生了诸多隔阂,一方面为了争项目拉经费,彼此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情况严重,而每一家都难以做大,科研小作坊、父子兵难以产生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科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即使科研单位因为解决共同的难题进行合作,但因行业束缚、户口所限、人事归属相对独立,彼此间合作松散,甚至面和心不和,为科研成果功劳属谁而斤斤计较,消耗了科研人才大量的心力与精力。
  “我们看到,和20年前相比,在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之后,我们有了在ESI国际学科排名中列前100位的世界一流学科,也有了985高校这样一些世界一流平台,但是,我们却没有产生出与其匹配的全面化、系统化、深入化的世界一流发明创造和核心成果,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问题,我们的人才流动和协同不够,没有形成集成优势资源,协同创新发展,而‘2011计划’就是要促成协同创新。”专家组成员大连交通大学校长李学伟说。
  可以说,协同创新中心对人才流动和协同都有足够的认识和行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航工业牵头培育的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丁水汀说:“美国将技术成熟度分为1―9级,4级以上的技术在学科上是没有清晰界面的,如果没有各方面的协同,不可能完成。我们国内的科研,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而是要求系统的原始创新,是多学科交叉的,以前那种一个教授带几个学生的父子兵就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一个科研单位自己去培养各个学科的人才,不现实,也做不到。所以,必须有协同创新机制,围绕重大问题,把相关学科的人才聚拢起来,这就要求人才要流动起来。”该中心的科研组织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针对8个“问题”汇聚各单位相关人力资源,组织了8个创新团队。另外,他们采取虚拟股份制,按照各协同单位对开展研究的技术贡献来确定初始股份,并根据动态发展调整股份,以激励协同单位把促进创新的各方面要素尤其是人才汇聚起来。
  中南大学副校长周科朝在介绍该校和北航共同培育的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时说:“哪个专家在哪个项目上最能发挥其专长,他就能到这个平台工作,而他的人事归属单位又能支持他,因为他的单位也是协同创新中心的一分子。他在中心的工作业绩由中心来评定,评定结果原单位也认可,等项目结束后回到原单位,他的待遇职称都没有因此受影响,单位也能分享其科研成果。”该中心在人事制度上采取流动不调动,任务完成后可续聘,也可以回原单位。人员聘用上也被完全授权自主设置岗位,自主设定晋升教授、副教授的业务条件。“流动不调动”也是哈工大采取的措施之一,记者看到这一改革在很多高校都达成了基本共识。
  的确,唯有人才流动通畅起来,科研小作坊才能破除,人才总能跟着自己所专长和感兴趣的项目走,又总能和自己领域的一流人才在一起,无疑真正地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释放。“大连理工大学的王立鼎院士是我国属一属二的齿轮专家,但大连没有齿轮企业,陕西的秦川集团是全国齿轮第一,我们几家共同培育建设了协同创新中心,所组成的可以说是国内一流的齿轮研究团队,大家肯定要比各自单干时更能碰撞出思想火花,这对科学研究来说非常珍贵。”西安交通大学牵头培育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卢秉恒院士说。
  合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1计划”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协同创新中心必须在提升学科、科研水平的同时,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平台不仅要释放科研人员创造力,让杰出人才冒出来,也要着眼未来杰出人才的培养。“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攻关大飞机项目?我们不是为了大飞机而要大飞机,而是要通过这一科研过程,把我们材料、设计、加工都要带动起来,把我们的人才培养带动起来。”中南大学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主任张新明说。
  在各个高校牵头的创新中心,记者看到他们为此在机制体制、招生、培养等各个方面大胆尝试。
  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牵头培育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针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将推进导师自主考核选拔招生制度,实行跨学科招生和导师小组联合指导。“我们还将为学生提供科研辅助岗,通过任务导向、寓教于研、提高待遇等措施,让一批优秀学子在研发具体项目中得到培养和成长,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该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徐金梧介绍说。
  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培育的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与协同学校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启动三校学分互认和学生互访,并打通三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资源共享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三校共同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构建面向科研需求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另外,中南大学牵头协同创新中心开设的“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本科生一入校就进团队,与中铝、金川等公司建立“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前沿来培养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与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秦川、轴研科技等企业联合进行“研究生―装备制造业领军人才计划”,5名学生已进入培养计划,北航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一制三化”发动机精英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高校、企业双导师制、国际化联合机制、个性化的企业定制培养模式、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哈工大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则设立了国际博士后岗位,以吸引国外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博士生。总的来看,上述6所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都在进行“工程博士”的尝试,大家已认识到,这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