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早在2005年,我国即做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科技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大学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通过科学发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现代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种全新的大学组织模式――创业型大学,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创业型大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新型大学,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大学教育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是在体现大学传统的教学与科研功能的基础上,注重学术创业精神的培育,将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于一体,以市场为主导,以产学研结合为路径,以内外结合为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创新型大学。 国家创新力提升需要创业型大学的引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个重要指标差距就是高校的科研创新体系助推经济发展能力的缺乏。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也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提高国家创新力,必须依托高校增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发挥其对经济转型的引领支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承担并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接轨,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问题日渐凸显,诸如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科研不能与市场相结合;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研项目和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不足等等。有研究显示,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达1万项,其中30%左右的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产业化前景,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0%-15%。因此,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势将成为重要而紧迫的历史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创业型大学的研究与起步阶段,应着重解决三个突出问题。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将建设创业型大学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并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要通过思想解放,深刻认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肩负的新使命,破除学校和市场、学术和产业是两回事,不能相互结合服务社会的旧观念,确立创业型大学是适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型大学,能有效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新观念。创业型大学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杰出人物来领导。要选拔既懂教育又懂产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从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都要大胆引入产业界的管理经验,使大学与产业界建立制度化的联系,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作出有效、敏感的反应与适应。 二是建设有创新实力的尖端学术团队和能够将创新成果转向市场的经营管理团队,并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优秀人才,构建人才高地,建立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和建立具有将创新成果转向市场能力的管理班底,是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备条件,是建设创业型大学的首要基础。创业型大学与其他大学有所不同,以提升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转变,注重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创业型大学要不断探索创业教育的模式,注重创业知识教育与创业实践教育的相辅相成。设立创业基金,开办创业基地,采用创业项目招标的形式,开展创业大赛,评选优秀创业团队,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有效结合起来。高校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风险投资咨询师等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创业案例,交流创业经验。 三是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能力,建立“大学―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使创业型大学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发展后劲。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关键,是将学校的学术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利用学校培养的创业人才和创新成果支持创业,美国大学走的就是这种发展路径。比如:斯坦福大学电子学教授佛雷德?特曼为了鼓励他的两名研究生将其硕士论文中涉及的音频振荡器转化为商品,借给他们俩538美元去创业,这就是著名的惠普公司的诞生。特曼教授又积极倡导斯坦福大学与企业科研合作共同创业,推进了斯坦福科技园的成立,为硅谷的成长壮大奠定了基础。大学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社会组织,企业是知识应用并且市场化的社会组织,政府是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三者合作具有天然合理性。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以优势互补为条件,以互利双赢为目标,力求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