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特色的一流农业大学发展之路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7-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 孙其信
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上下功夫,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又要立足国际前沿,既要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又要坚持国际公认标准。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农业、农村延续持续向好态势。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如何突破困难,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依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给农业腾飞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创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大学建设发展与国家发展同向而行,高水平农业大学也必须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思考发展定位,履行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的国家使命。解决十几亿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难题。依靠科技与人才支撑,有效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重大科学与关键问题,必然为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在此进程中,必然会崛起一批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
明确创建一流农业大学路线图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是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相关学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本国乃至世界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著贡献,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由美国加州大学农业与工程学院发展而来的戴维斯加州大学,以及由瓦格宁根农业大学与荷兰农业科学院合并组建的瓦格宁根大学均属此类范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目前是一所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农业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办学道路,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节水技术、水土流失治理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34年即建校100周年之际建成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按照国家“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化同步”发展要求,2013年学校研究制定中长期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服务区域发展等四大使命,从战略上构建“7+4”学科布局体系,进一步明确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路线图。
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上下功夫
学校深刻认识到,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上下功夫,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又要立足国际前沿,既要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又要坚持国际公认标准,在坚持“育人为本、学术为魂、顶天立地、追求卓越”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一流农业大学发展之路。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认真履行立德树人使命。这是大学最核心的任务,要做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打通课程壁垒,构建贯通化培养机制。深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完全学分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和书院制,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以及个性化成才。二是统筹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教育。促进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实施探索型、研究型教学方式,强化本科生科研训练,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依托校外试验示范站和校内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突破实践创新教育薄弱环节。三是统筹思想教育与道德品格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强传统国学和优秀民族文化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坚持特色发展,追求学术卓越。学术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大学如果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上不能有所贡献,将被科学所遗忘,也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核心要有一流学科,关键是提升人才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按计划,在未来10~20年,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化学等一批主干学科领域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按照学科急需,聚焦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大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系统实施创新人才成长计划,建设一支学术主导的卓越教师队伍。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坚持科学问题导向,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快建设一批跨学科交叉平台,大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创新高地和学科高峰。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深度融入区域发展。适应社会的大学才是一流的大学,引领社会发展的大学才能成为最好的大学。1999年合并组建以来,学校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的快捷通道,年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70亿元,建立起以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的“西农模式”。为促进科技与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学校将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以陕西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为依托,统筹区域农业科技资源,深化“西农”模式探索,完善从“土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以更强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学校以西部发展研究院为平台,围绕旱区农业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强前瞻性政策研究,创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新型高端智库。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全面推进国际化战略。学校将重点在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拓展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优势特色专业教育合作,开展专业国际认证,大力支持学生海外访学和联合培养,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实施国际一流学科伙伴计划,推动主干学科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创建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引入国际通行标准对优势特色学科进行周期评估。三是围绕教师队伍国际竞争力提升目标,逐步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选聘机制,力争每年新进教师中具有海外学习研究经历的比例不低于1/2。学校全力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权威学术组织,不断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将突出问题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校,优化内部治理体系,落实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大学理事会,拓宽社会参与、民主监督渠道,组建新型学术委员会,全面实施教授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扩大学院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一揽子自主权,切实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的根本转变。学校将树立学术发展为导向,按功能相近原则进行整合,推进机关部门“大部制”改革,以人员分类管理为基础,完善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以国家级科技奖、重大项目、高影响因子和高引用率论文及推广转化效益等为核心,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机制。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任重道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深入解放思想,努力追求卓越,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西农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4-12-25 第7版 观察)
编辑: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