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看素质课程设置原则

作者:林光彬 罗卓笔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发布日期:2015-07-21 

  摘要:本文在研读国内外多所顶尖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总体设计的八个原则和防止陷入的三个误区,以期作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之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素质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研究与探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务。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专题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跨学科的广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这有赖于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在我国,主要提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市场化背景下的功利主义侵蚀大学精神、人文学科低迷不振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同时为学习者奠定了相对广博的学科基础和知识储备,通过学科交叉的碰撞,有利于发现新问题,创新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教育制度上看,素质教育倡导学习选择的自主性,倡导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和自由选课。这种倡导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流水线、批量式、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相区别,而倡导个性发展的过程,正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此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倡导文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理工科学生多学习人文艺术学科课程,这为学生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环境条件。越是不一样的知识、思维或观点在一起碰撞,越容易产生任何单方面所不及的新的思想方法,这正是不断创新的源泉。从学习方法上看,真正意义的学习应以个人的兴趣、意愿和独立思考为前提,以问题来引导,有对话和交流,有内在动机和驱动力,并取得真正学习的成效和美好的情感体验。素质课程涵盖了人文艺术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课程的选择源自于学生内心的诉求,学生个性得以伸展、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这有效促进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目前国内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还不尽如人意,通过研究国内外顶尖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从中总结提炼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的素质课程设置八大原则和三大误区,以期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素质课程设置的八个原则

  1.学科多元化原则

  素质课程多元化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唯有多元化的学科内容才能满足跨学科的学习要求,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学习贯通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实现学科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助于涌现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因此,无论是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课程体系,还是哈佛大学通识课程改革方案均显示课程体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的集合体。在充分挖掘各个学科内涵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共开设了全校通选课程120余门,哈佛大学共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30余门。

  2.课程具体化原则

  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思路与其他一般教育的教学计划不同,它不限定学生达到像精通名著那样的程度,或总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将本科教育中重要学科领域内的主要原理、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具有理解不同学科、文化、理念之间区别与联系的能力。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是具体的、务实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诸如“中国文化的传统和转型”、“1870—1990年的德国:从统一到再统一”、“美国内战:1861—1865”等课程分别以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中的细节、观点及渊源为主体,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剖析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个人等因素如何作用于各类事件,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事务复杂性的理解。

  3.内容经典化原则

  目前,高校课程名目众多,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参与到最优质、最有效率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同领域内的课程,不在多而在精。这就要求素质课程开设前要遴选经典、抓住核心、去伪存真。同时,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避免泛而不精。应保证最优秀的师资讲最经典的课程,最经典的课程用最恰当的教师,最恰当的教师传授最经典的课程内容。

  4.视野国际化原则

  在全球化日趋明显的当今世界,文化和政治却走向多元化和多极化,多个文化中心正在崛起,新的全球化多元文化模式正在形成[1]。这样的国际大环境决定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培养的是:有世界眼光的人、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能参与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与合作的人;能吸取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人;能知己知彼,从而能更好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人;能理解和尊重异质文化,与世界各国家、民族和睦相处,构建和谐世界的人[2]。发达国家都在努力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以保持竞争力,作为崛起的中国,唯有加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方能掌握未来世界的主动性。

  5.立足本土化原则

  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普遍要求,但过分强调共性势必再次走入标准化的误区,因此我们倡导在共性基础上,加入本土化原则,使课程体系特色鲜明、有所侧重。如哈佛大学的“美国与越南:1945—1975”、“美国的医药与社会”等课程都是紧密联系实际的本土化课程。我国素质课程更应该立足本土化。一方面,要对我国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文化精神是国之魂魄。我国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就垮。”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之上,应确保学习者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思想、学说有基本认识和正确评价,通过与时代相结合,转化为当代学习者成长与确立民族自信的养分。另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我国崛起中面临的国内国际问题设置相应的课程,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精神、思想和智力支持,这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6.课程小班化原则

  目前国内大学素质教育大多表现为任选课上,数以百计的学习者挤在一个课堂听一个老师授课成为常态。如果仍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缺少交流互动,势必让学生产生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感觉,其教学效果与“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的小班授课相去甚远。小班课堂中师生的讨论、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多地成为高等学校思维创新的源泉,这种授课方式应逐步成为我国高水平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张情况下,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适当参考哈佛大学研究生“助教制度”。

  7.课程体系相对固化原则

  素质课程体系的相对固化便于经典课程的传承和积累,便于形成核心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大致进行了3次大的改革。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的“红皮书”,70年代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再到2007年通识教育改革方案,30年的跨度充分体现了其课程体系的相对固化。要做到素质课程体系的相对固化,需要立足以下前提:(1)给予素质课程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反对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过分专业化的功利价值观,应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兴趣发展和价值选择,坚持大学的自由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崇高理想。(2)素质课程的设置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没有稳定优秀的师资队伍就不要盲目开课。(3)课程体系的设计要富于前瞻性。课程的设置应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指导,确保所开设的课程能满足较长期的时代发展需要。

  8.严格学习过程原则

  高校扩招以后,由于师资紧缺,加上市场化下的教师兼职,学校教师教学考核没有与时俱进加以完善,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学习过程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在成绩中所占比重低。素质课程常常被学生称为“营养学分”,讲座课程,以听为主,什么也不带来,什么也没带走。而评价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重要的是看学习过程做得如何。学生往往在严格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进而有可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都必须夯实学习过程,只有经过严格的学习过程训练,才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的三个误区

  1.强调统一的模式

  即使是素质教育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式,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承认多种培养模式。中国的大学几乎是1905年中国废除传统的科举制度和书院制度后完全移植西方教育制度的产物,实施的是西方理性化的管理方式。其特征是数字化、标准化和量化的管理,其实质是机械化、工厂化管理,是扼杀创造性才智与独特风格的一刀切的僵化管理。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跳出了僵化管理误区,走向个性化、人性化、自由化、国际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而我们还在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的泥潭里徘徊。因此,在课程设置思想中应加入个性化、自由化、国际化元素,谨防统一化、标准化误区。

  2.强调概论的模式

  所谓素质教育,并非强调学生的“博而浅”的教育。素质教育并非以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泛泛了解为目标,也非泛读、略读,而是精读精懂、把握精髓。概论、通论式的授课内容和形式,势必让学生形成知识的简单堆积,最终一知半解、浅薄而无力。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应精选最有学科代表性和针对性的经典课程,借鉴哈佛大学的经验,细化课程设置,形成既有宏观分析又有细节透视的有血有肉的课程。

  3.强调与国际接轨

  我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说,高等教育只有国际化,没有共轨。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学者开始重视中国的经验。我们在倡导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在研究西方规范、问题意识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所处的中国社会、文化、思想和方法是几千年来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我们历代炎黄子孙建立起来的“中国经验”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些基础上的研究就是国际化的研究,就是世界一流的研究。

  素质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平台,是追求个性化和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所培养的是视野更为广阔、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还面临着诸如: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导向强烈;学生、家长以专业为尊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素质课程设置程序不严格,开设课程缺乏论证、规划与设计;名师参与通识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素质教育的观念、地位和话语权问题。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需要高等院校决策者的智慧与决心,需要管理者精心的组织和规范的管理,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和研究实践,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期待中国的大学素质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日趋优越的环境,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出基础性贡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