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人才与知识的集聚之地,是学术和文化的孕育场所,是彰显科学与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源头。大学之道,以人为本。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两类最主要的主体,而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培养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推动下,我国大学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怎样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何进一步构建具有特色与生命力的大学文化,怎样推动大学的科学发展,都迫切需要从定位、布局、机制、举措等各方面予以系统思考、整体统筹。
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现代大学从诞生到发展,始终与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紧密联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统治、不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人才培养需求,构成了大学之所以存在并延续的共同任务,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最古老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萨莱诺大学成立之时,以培养神学、医学、法学等专门人才为主要目的,适应贵族阶级加强统治的需要;14世纪~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启迪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促进了现代大学的发展,培养目标开始向人的主体性需求发展;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的英国大学,凝聚着“英式教育”的绅士风采,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孕育的“洪堡思想”,体现出德国大学严谨的研究风格,人才培养与学术追求、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拓展了新功能;而当代以“熔炉式”教育为特色的美国大学,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大功能集于一身,使大学与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人才培养的价值进一步显现。
我国古代《大学》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把加强人的自身修为作为重点,特别强调以德为先、推己及人,从而达成人生自由的境界,“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为封建时代阶级统治服务的人才。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近代大学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探索与学习中发展成长,曾经出现了“西南联大”的辉煌,奠定了后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建国后,在原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确立了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也大体因袭,切实解决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建设发展的基础性难题,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积累了工程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多方面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大学从边缘地带逐步走入社会中心,经历了与改革开放同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重新构建起规模齐备、体系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融入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现代职能。1999年扩招后,大学的发展迅速步入快车道,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来临,“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现阶段我国大学的主要任务,学术追求、知识创造、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最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综观古今中外的大学发展史,培养人才是大学三大功能中最根本的使命。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与“学”实际需求发展大学,是大学办学非常重要的根本宗旨。离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知识的传播与创造、学术的思辩与交流、科研的组织与开展、服务的提供与支持,只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了教师和学生作为“大学人”的因素,其他所有的指标、机构、设施、设备等等,都会因为失去了主要的有效载体而显得毫无意义。
因此,“以人为本”应当是大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办学理念;培养英才、汇聚大师,大学只有“人脉”兴旺,才能真正实现不断发展。只有“人”的因素得到充分重视,“人”的潜力得到最大发展,大学的设施、设备、学科、专业、成果等其他资源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产生价值;只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输送大批有用之才、有识之才、栋梁之才,大学的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二、培养人才应当遵循客观规律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的中国现代大学,近年来却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走向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重规模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硬件轻软件”,存在浮躁心理、功利思想,缺乏沉稳心态、淡泊品质,使大学不能完全集中精力搞好人才培养,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造成创新人才培养困难的现实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仍在于大学自身如何作为,如何按照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来造就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盲目速成,而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仔细分析原因、切实解决问题,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客观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予以综合考虑,针砭时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举措。
1.人才产生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要结合时势准确定位
时势造英雄,不同的历史时期造就不同的杰出人才,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从17世纪~19世纪,世界科学中心发生了4次大转移,从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先后涌现出牛顿、瓦特、普拉斯等一大批科学巨匠和发明大师,他们的伟大成就往往与当时社会的背景息息相关;而步入到20世纪大科学时代以后,鲜有集大成者,更多的是团队力量、集体智慧,以至近年来一项诺贝尔奖往往为两人或多人共同获得,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推向了新层次。
我国目前正处于关键的建设发展期,经济社会正步入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体制还不够完善,也是处于关键的“转型蜕变期”,构建起合理的“金字塔”式人才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目前对于大多数大学来说,要真正扎实做好的工作,是打牢“金字塔”的底座、夯实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营造创新文化的浓郁氛围。对此,要有充分的形势预估,摸清形势、准确定位、推进改革、稳步发展。
2.人才成长与国家战略密切联系,要瞄准目标设计顶层
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动力在于大学,但人才的成长却与国家战略的导向密切相关,国家对人才规划的顶层设计与引领,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从农业、商业向工业主体转变,在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地建立了新兴的城市大学,适应“蒸汽时代”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者;而牛津、剑桥也提出变革,加强理工科教育,卡文迪什实验室得以设立;二战后英国政府极力推进大学与工商界的全面合作,“剑桥科技园”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德国,“洪堡思想”启迪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实践,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重视科研,为德国引领“电气时代”奠定了人才与知识的坚实基础。二战时,美国芝加哥大学、MIT等大学积极参与到“曼哈顿工程”以及雷达的研发中,主动担当起承接重大工程项目的任务,而“硅谷”、“北卡三角区”、“128公路”的产生,则进一步把大学、企业、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掀起了“信息时代”的新高潮,使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国家战略目标一致、相互协调。近年来,发达国家仍十分关注大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强顶层设计,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注入新活力。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十分缺乏,重点要加强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与长远规划。要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规划、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路径、举措,强化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载体,培养、锤炼优秀的创新团队,在重要领域和重大课题上率先实现突破;要着力解决制约创新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氛围。
3.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辅相成,要根据需求调整策略
在某种意义上看,人才是大学最主要的成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大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人才培养及就业问题的解决。
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按照前苏联模式开展了以培养各个领域急需的工程建设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改革,适应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的发展需求,也奠定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1999年开始实施的新一轮“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解决了高等教育旺盛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近10年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教规模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提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要注重大学的内涵建设,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加强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之间的紧密衔接与联系,加强产学研结合,把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相互融合,在调整中开拓、在改革中创新。
因此,对于普通高校分层次、分类别的办学原则、规划设计与评价体系的宏观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及其他市场用人单位之间应进一步加强联系,建立起对人才培养、需求、供给之间紧密衔接的有机链条,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全面交流,为大学、市场、企业搭建人才、成果、技术、智力的有效交往平台,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土壤。大学本身也应当根据需求适时调整培养策略,要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4.人才培养与教育规律密不可分,要按照规律造就英才
教育有其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例如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原则与方法,充分说明了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人才培养是一个渐进式的复杂过程,受社会、家庭、文化等大环境影响,也与个人的兴趣、特长、爱好等素质紧密相关,人才的成长更是有其阶段性的特征,机遇、能力、学识、人品等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人才的成长更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创新意识、思维方式、实践经历、文化浸染,都对创新人才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不仅要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努力,也需要大学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大学教育“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理念、精神、机制与氛围,可以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以人为本、激发创新,按照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英才,是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长久不衰的重要秘诀之一。因此,要从大学的根本办学理念入手,积极构建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以创新的意识启迪创造的思想、激发创新的思维,倡导学术自由,拟定软硬结合、宽严适度的指标考核与评价体系,开辟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实习实践活动,鼓励奇思妙想、包容与众不同,允许人才的个性在共性发展中脱颖而出,使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使大学的办学步入正轨、回归本位、提高质量,真正办出特色与水平,真正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力的外部条件和平台支撑。
三、改革模式重在秉承以人为本
培养创新人才体现出大学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至上理念,包含着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立足之本。以美国大学的创新教育为例,分权制、学分制、教授会、公立与私立并存、多元化筹资办学渠道,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其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真正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仍在于大学本身,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创造规律、崇尚学术,在教育教学的培养模式上下功夫,真正推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斯坦福大学特曼教授提出了“学术尖顶”构想,打破均衡传统、采取特殊举措、吸引顶尖人才;哈佛大学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立与完善,是通识教育模式的典型代表;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12条标准,则体现出从理念、目标到实践的相互一致。现阶段,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不应只是盲目模仿、照搬照抄,而要进行深入研究、仔细分析,重点是结合国情战略、经济主体、社会趋势、大学实际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思考,在创新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习实践、文化构建等方面着力加强针对性改革,优化模式、强化机制,有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完善。
其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办大学,要追求学术、发展学科、开展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但中心任务是培养创新人才。汇聚一流的教师、培养一流的学生,是贯穿于各项具体任务的核心要素,人才杰出大学才能强盛。同时,大学也不同于政府、企业,大学是适合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场所,思想的相互交流、思维的自由碰撞,构成了独特的大学文化,人的潜质与潜能得以发挥,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杰出人才。以人为本,是大学办学必须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
其二,健全、优化新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更新,对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科与专业的最新发展应在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及时跟进,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教学大纲高度一致、紧密衔接。目前,一些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于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健全和优化新型的课程体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结合研究性学习的需求,积极探索完全学分制的实施,设置有利于启发思维、启迪思想的前沿性、探索型课程,强化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在加强知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健全、优化新型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全面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
其三,着力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课堂教学是长期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切实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模式。一方面,课堂教学应以过程演示、启迪思维为重,避免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知识性的内容倡导自学,研究的方法重在启发,加强思想交流、课堂互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习与实践环节,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理解创造知识的过程,激发灵感、引发兴趣,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此外,还应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素养得到实际的锻炼和提高。
其四,积极构建大学的创新文化。极力摒除当前浮躁心理、功利思想在大学校园里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投身学术、淡泊名利,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着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构建宽松的人文环境,提倡包容、吸纳、和谐、向上的思想,反对功利、浮躁、排挤、平庸的作为,用创新文化的思想影响人、熏陶人、塑造人,使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大学中最为重要的群体和谐、融洽、互动、互进,为早出人才、出好人才、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