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发展至今二十余年,成绩和不足同在,经验与教训并存。如何保证下一步发展能够理性、健康和有序地进行?各个高校势必不能再闭门造车,埋头于技术路线或解决方案的摸索。我们需要从更高层面上总结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各个方面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迎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成熟期”的到来!
作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等职务,黄达武主任了解北京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全盘规划和实施细节,更亲身体验了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二十多年来的风雨历程。
多年的实践和思索,使黄主任看到了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在“成长期”的成绩和不足。他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到今天,取得了一定成果,已经到了需要一个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来衡量和推动高校信息化走向成熟的时候了。基于此,黄老师提出了衡量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否成熟的三大主要标志。“三大标志”的提出,体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从对硬件设备、技术路线的关注,转向对整体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关注。为此,《中国远程教育》杂志记者专门采访了黄达武主任,请他对此“三大标志”作一次深入的阐释。我们也希望借此引发出对数字校园建设的理念、思想、质量保证等等非技术因素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记者:黄主任您好!一个月前,在新疆召开的“第三届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上,您介绍了北京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情况,当时您提到:衡量一所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否已达到成熟阶段,有三个主要标志。能否请您就此为关心数字校园建设的读者们作一次全面的阐释?
黄:我所提到的衡量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成熟的主要标志,包含三个方面:体制,规划,规范和标准。如果这个思想能被接受,可能会帮助大家以此来衡量自己学校的建设是否成熟。
记者:为什么您选择这三个标志来衡量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成熟度?
黄:其实衡量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成熟度的指标有许多,可以建立一个指标体系,我这里强调的是“主要标志”。从我们多年的实践来看,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涉及到校内各个部门中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们学校和我个人多年的经验,如果一所高校能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化建设体制,制定出适合本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同时完善并执行了与之相关的规范标准,就说明该学校领导对信息化校园建设在学校总体发展中的定位比较准确,对其特点的认识比较清楚,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比较规范,那么,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工作,比如技术和队伍的建设、资金的合理投入和分配,等等,都会比较容易解决。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管理体制顺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学校本身管理问题或者人们的观念问题而对信息化建设产生的阻力和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有了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就可以在其指导下,根据财力和人力的情况,按照应用需求的紧迫程度,制订阶段性计划,分步实施;有了规范标准,一方面解决了信息交换和共享问题,另一方面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可以避免盲目投资、政绩工程和腐败现象的滋生。三个主要标志,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理性、有序、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记者:是否可以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了?
黄:如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算起,我国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应该是一个“青少年时期”,或者说是“幼稚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二十多年,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一直处于摸索阶段,磕磕碰碰,有的学校想做好但不知道怎么做;有的学校是领导不重视、体制不顺,工作很难开展;也有的学校虽然领导重视但苦于没有好的规划,有了钱乱花,非常可惜。
究竟如何开展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各个学校是有差别的,规模大小不同,投资力度不同,因此建设方案也应该是有差别的。比如:目前是不是每个学校主干网都有必要上万兆?北大上个礼拜以前才两千兆,最近才开始上到万兆。一般中小型规模的学校,如果其需求根本没有达到万兆,有没有必要马上投入大量的资金把主干网上万兆呢?另外,花几百万投资高档服务器,这又有多大的必要呢?北大目前使用的服务器,仍旧是几十万块钱的服务器,但用得很好。机器和设备的生命周期不过是五年,维护得好也不过再延长几年。许多机器和设备退役时,实际应用需求与机器设备的性能指标相差甚远而造成极大的浪费。为什么会不断出现硬件投资上的浪费呢?这恰恰是反映了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普遍处于幼稚状态。要避免这样的浪费,就需要统一的管理,不追风,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逐步投入,为国家节省有限资金,使得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理性、有序、健康地进行。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达到这样一个理性、有序、健康的发展,就需要统一的管理、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规范标准来指导。目前,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总体上来看,可以认为是在逐步结束幼稚的“青少年时期”,开始进入“成熟期”。但这个成熟的过程可能会很长,也许十年、二十年,也许更长。“青少年时期”走了二十多年,这个成熟期自然也不会太短。
记者:您认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理想体制的建立,其关键何在?
黄: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建立,学校领导的观念是关键。这里涉及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定位的理解,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特点的理解。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和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校园建设需要制订各种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和政策法规,可能会引起管理组织结构的重组,需要人们观念的变化、素质的提高,可能会导致利益的再分配:这些都将对信息化校园建设产生巨大的阻力。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个永久性的常规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如果领导仅仅认为信息化校园建设就是像服务体系建设、后勤建设一类的工作,是很难引起重视的。因此,理想体制的建立,首先需要领导观念的转变。
记者:高校信息化建设理想的体制应该是个什么样的结构?
黄: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CIO体系”(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基本能反映信息化建设理想体制的结构.
在CIO体系中,首先应该有一个信息化领导小组,可以由主管信息化建设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即学校的CIO。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决策机构来领导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审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法规、各种规范,布置阶段性任务以及人力和经费的投入。旁边有一个咨询机构,即专家委员会,其中包括计算机专家和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等,作为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参谋班子。信息化领导小组有一个常设机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制定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规划,领导和监督规划的执行,控制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的分配与使用,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具有审批权,对各个项目进行中期监督和项目验收。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还要具备有效协调的能力,能够组织召开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会议。随着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办公室的位置应该提升到和党办、校办同样重要的地位。将来可能是由党办、校办、信息办等“三办”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共同协调学校各方面的事务。各部、处、院(系、所、中心)也都应该有本单位的信息主管,即部门级的CIO,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而各单位的信息助理应具备计算机的知识背景,可以是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协助本单位的信息主管完成本单位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各项工作。
记者:“CIO体系”的思想代表了您对成熟的信息化建设体制的构想,也是您多年亲身实践的提炼。接下来请您结合北京大学的经验,谈一谈高校如何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规划。
黄: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是这样制定的:我们成立了由主管校长牵头的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制订领导小组,和由党办校办、发展规划部牵头、有技术部门和各单位参加的“规划”制订工作小组。规划的制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能靠几个人闭门造车。北大作规划时,发动了全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让他们把自己的需求都写出来,汇集到我们的发展规划部,分类整理之后再反复沟通,最后形成了规划书正文,以及几十个附件。规划书正文是总体规划的描述,附件是具体项目的详细说明。我们制订的是一个五到十年的建设规划。有了规划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规划的指导下,根据经费和人力条件、需求的重要性和强烈程度,进行分步实施。原则上要用实际的需求来推动应用建设的发展。虽然北大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还没有正式成立起来,但我们计算中心等部门一直在这个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记者:第三个主要标志是规范与标准的问题。请您解释一下这方面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黄:“规范与标准”涉及的面也很宽: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规范,要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的行为和工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软、硬件环境规范,有利于提高软、硬件环境的质量,保证设备的兼容、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也便于管理和维护;用户的规范,我们北大已经将校内所有网上用户规范为教工、学生等不同类型的用户,开展了网上统一身份认证工作,不同用户的身份、权限、角色、所能使用的信息资源范围都会有差别,这种规范保证了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了用户的权利,为建立一个良好的用户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有信息规范,包括信息标准和信息交换标准。当然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规范与标准”,工作量很大,需要有一个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归纳起来看,体制是最重要的,有了体制才能够带动规划;而有了体制和规划,才能敦促各个部门坚持做下去。同时要尽快把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起来,最终形成完善的规范与标准。把这三块抓好,这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才能算是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