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高校“点名创新”是一条歧路

作者:胡乐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5-07-21 

  据报道,为了应对学生逃课,一些高校近来创新课堂点名方式。比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推出课前教室360度拍照查缺,更绝的是重庆工商大学用指纹考勤机让学生上下课打考勤。这些看上去颇有“噱头”的创新,初衷都是为了督促学生积极上课,但引来更多的是质疑。

  就效果而言,用技术手段很难达到督促学生上课的目的。有网友说,用上下课指纹考勤机打考勤不算“高招”,在淘宝上就能买个针锋相对的克星指纹膜。即便是教室360度拍照查缺,上课前来了,等照片一拍完,学生就可以寻机溜走。

  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大学生为何逃课缺勤。笔者分析,大致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程设置存在问题、课堂教学缺乏新意等三方面原因。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在校不求学问的精进、专业的发展,混的是学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大原因。还有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昏昏欲睡。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新意,既无法吸引学生前去听课,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要真正达到督促学生上课的目的,就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是学生的问题,就加强教育和管理;是课程的问题,就合理设置课程;是教师的问题,就改进教学。否则,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强迫学生听课,无异于大学教育走入歧路。不“求诸于己”改进课程和教学,也将无法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可以说,创新课堂点名,是一种大学“懒政”的表现。这个问题,需要高校首先勇敢正视,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值得注意的是,用点名的方式督促学生到课听讲,并非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大学的课堂并无点名,这些学校深知,学生有学习与不学习某些课程的自由,也有去听和不听某些教师上课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是值得呵护的。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心智成熟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学习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大学更应该锻炼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正是秉持这种理念,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曾表示,支持学生“有目的”的逃课。

  笔者认为,高校与其将注意力集中到创新点名上,倒不如转变观念,着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此,一方面,大学应该精简课程,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大学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导,通过适当的办法,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投身课业学习与学术研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