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教资讯

研究生培养: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作者:赵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2015-07-21 

  话说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曾师从王元,当时王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经典解析数论已无出路可言,所以鼓励张寿武自由选择方向。张寿武硕士论文答辩后,王元说,“我们也不知道你答辩的时候在说些什么,一个字也没听懂,但考虑到你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这个硕士学位就送给你了,以后就不能够蒙了。”这个打破成规的案例,似乎一直会受人称颂。在读研究生的各位,看到这个故事可能也是欢欣鼓舞,但理解上不一定正确,他们很快就悟出这其中一方面的含义:哎呀,要是我的导师是王元该多好呀!但他们可能忽视了另一面,自己是张寿武那样的人吗?

  从中学学习写议论文开始,大家都知道了某种表达自己观点的写法:寻找一些个案作为论据,以说明我们的论点是多么正确,尽管这个论据在统计学上毫无意义,或者完全是错误的,简单说,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上述的这个案例,在张寿武成功之后可以作为美谈,专门用于抨击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的失败。但是,如果张寿武最终没有成功,可能被淹没在大量非成功案例的海洋中,抑或成为对不负责导师诟病的根据。

  判别英才是需要眼光的,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研究生教育中,这对导师和评价体系的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反思这个问题并加以改进,显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不管多好的规则,都必须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下面接着说说几个现实问题:

  授予学位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没有做过严格的统计,至少一多半国家都会有类似的要求,所以中国许多学位授予机构目前将论文发表作为授予学位的硬性规定,也是无可厚非的。

  中国研究生在2000~2010年之间,10年扩招3.6倍,已从2000年招生39.7万人,到2010年提高到140万人。近几年,报考研究生的数量又在迅猛增加,2012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为165.6万人,比2011年又增长6.9%(14万人),创历史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期刊论文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一对比说明:垃圾论文满天飞。许多人相信:由于对研究生获得学位有论文发表的要求,于是就出产了许多垃圾论文,因此这是出产垃圾论文的罪魁祸首。不能排除这个要求对出产垃圾论文有一定的贡献,但理解成罪魁祸首其实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结,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学术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将复杂的智力活动简单化,希望立竿见影,其中发表论文是很容易凑出来的,于是大论文、小论文、阶段论文、总结论文应运而生。

  研究生培养,一直被人们理解为是精英教育。作为精英教育,要求针对被教育者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不管想出多少怪招,只要对培养有利,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招生人数扩大到如此数量的时候,究竟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值得我们首先考虑清楚。我更愿意相信,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更像是大众教育。

  引用王元院士的话:“必须承认智慧的差别,允许精英脱颖而出。”那么在研究生培养上,显然就是要有区别地对待,要善于识别智慧的差异。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应该是有这个判别能力的,但如果他们的判别能力总是会受到其他管理活动的控制,显然再好的判别能力也就无能为力了。正如文中开头所讲的那个故事,如果现在我们某位导师因为学生“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就给一个学位,管理部门肯定不同意。其实,这里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存在,王元院士有几个学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给予学位的?在这样授予的学位中,最后成功的学生所占的比率究竟是高还是低?

  精英被进行大众化教育,是否一定会一塌糊涂?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完成的实验,因为精英都是在成功之后才被定义的。观察一个精英成功的发展过程,里面肯定充满了各种有趣而复杂的经历,往往个性的东西更能吸引人,所以许多传奇、轶事等都来源于此,这些一定需要超乎平常人的行为方式才行。

  一个精英的成长中,有很多不确定性,最后能成功,也是得益于某些看似成功的单链事件的排列,也就是说,有些培养方案的好坏程度可能是中性的,但在精英中就“被传奇”了,这可能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必然环节,无奈却可能被放大。那么精英教育中是不是就没有成功的经验或者固有规律可循?那也不是,但这些规律,其实已经慢慢被教育学家所吸收,再融合到大众教育中了,数千年来人类文明积累的经验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其实充满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相互融合,这二者根本就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精英从根本上也是受益于大众教育,所以,现在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授予学位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其实也是长期以来总结出来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更是培养精英的经验。在我们的上述的例子中,并没有说张寿武“每天很早就来办公室,很用功”的结果最后是否发表了什么好论文,但我们知道更多的精英是在年轻时代,就发表了一些不错的论文,就可能已经出人头地了。显然,对研究生培养有论文发表的要求,并不是与培养精英的宗旨相冲突的,只是在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后,对大多非精英来说,要求提高了,有点高不可攀,所以他们会采取一些非正常对策。现实状况是,我们的硕士研究生队伍还在不断增长,大众教育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与这个实际情况相匹配,降低一些形式上的要求,而更注重素质培养(大众教育的核心),是正确的选择,但这并不一定是为培养精英服务的。如果有人认为取消论文发表要求是对培养精英的必然手段,那将是大错而特错了!甚至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于这种苗头应该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防患于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展了非常好的研究工作,怎么可能发表不出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