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以引进人才推动学科建设侧记
作者: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站 发布日期:2013-05-07
激发“千里马”的创新热情
――生命学院以引进人才推动学科建设侧记
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以生命学院为主体的生物学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位居陕西省第1,在100所参评高校中名列第16位,与兰州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并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过去承担学校生物类基础课教学的基础课部,到2000年成立生命学院,从过去很多教师很少承担科研项目,到今天的学科排名第16,生命学院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用院长韦革宏教授的话说:“这是学院学科发展思路、定位准确,大量引进优秀人才的结果。”
引人才,紧密结合学科发展
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院和研究人员占我校的60%-70%。为大农学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的生命学院,如何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准确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带动传统农科发展,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学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近两年,学院上下经过认真分析和讨论,确立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从实现学校长远战略目标出发,以基础生物学为核心,积极发展与农业、环境、能源、生态等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
针对生命学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2010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从法国居里研究所引进主要从事大分子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研究的奚绪光教授,并入选国家“人才项目专家”。此后,又从法国、美国、英国等先后引进雷鸣、郁飞、陈红英等教授。为了加强植物分子遗传基础研究的实力,今年又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引进李竞博士,并获批我校特聘教授。
引进人才时,学院通盘考虑,全力考察,充分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通过他们积极物色和推荐人才,将具有学术研究潜力和研究水平的人才引进来。
生物能源在保障未来国家能源安全方面潜力巨大。结合我校在作物栽培、育种、微生物方面的优势,学院引进了从事光合作用与生物能源研究的陈坤明教授,又在侯曦副校长和陈坤明的推荐下,从美国引进了从事生物质液体燃料核心技术的陈少林博士,并获批我校特聘教授。
学院现已形成了植物资源及系统进化、农作物及模式植物基础生物学、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能源与环境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等学科群。
创条件,助力人才出成果
生命学院搬迁至新的办公大楼后,学院按照学科方向建立了相关研究平台。院党委书记庄世宏介绍说,目前,学院所有教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为引进人才开展科研创造良好的试验条件。人才项目专家奚绪光教授的蛋白质平台、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科研平台”和“生物学分析测试平台”面向全校开放,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开放机制。
2007年引进的龚春梅副教授说:“以前利用本科实验室做实验,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平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到其他教授的平台解决,感觉很方便。”
为了缩短刚引进的博士由于环境、人员、经费衔接出现的断档期,学院自筹资金,设立科研实验室建设项目,3年投入150万元,资助引进博士进入平台进行研究。依托学院项目支持,近年来,3名青年教师获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名获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能够获得国家基金也得益于学院设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资助,一方面起到了督促检查作用,另一方面为申报大项目做好了铺垫。”获国家基金的金伟波博士这样说。
从美国引进的三级教授郁飞谈起目前的科研条件,他说:“学校及学院对我的工作很重视,提供的科研条件在国际上堪称一流,大型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与我在国外研究室相比差距不大。”良好的条件孵化了科研的产出,2009年4月-2012年12月,郁飞团队发表SCI论文 6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达到 5.364。
“学院对我们很支持,我还没有正式来学院,学院就先帮我招收了一名博士和硕士生,到校后,让我很快就能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开展工作。”2010年引进的王永华教授说。王永华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利用“中医虚拟人”系统研究重要物质基础和作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至今已发表SCI论文3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为8.4。
2012年学院发表SCI论文72篇,且论文质量大幅提升。其中,引进人才刘夏燕副教授、黄伟伟博士、陈坤明教授、陈卫民博士和韩兆雪博士等都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
组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水平研究团队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近年来,生命学院要求新进教师必须明确加入学院已有的团队,并鼓励和引导副教授、讲师加入教授团队。学院基本科研费倾向加入团队的教师,并要求教授给予1:1经费配套支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韦革宏教授团队围绕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及重金属的相互关系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建立内部激励、共享、约束机制,共同指导研究生,分工协作开展科研项目,良好的合作机制让团队的5名成员人人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中一人获得两项。目前,该团队在国内外农业与环境微生物领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已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郁飞教授团队6名成员全部具有国外工作经历,他们围绕植物叶绿体发育及重要农作物性状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利用不同的学科背景从不同方面开展研究,经费统筹管理,学生共同指导,资源最大化利用。目前团队已经建立了一个在国际上领先的拟南芥突变体库资源(超过30000个独立突变体),通过大规模筛选,已获得一大批自创的在国际上具有特色的植物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突变体。
沈锡辉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逆境生理学及生物质的微生物转化,以重要的模式微生物为模型,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技术进行微生物重要代谢途径、抗逆机制的分子生理学研究,引进3年已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1项863子课题的资助,目前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最高影响因子5.843。
青年教师史鹏博士说:“加入团队之前,自己做科研很盲目,东做一点,西做一点,能获批国家基金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因为单靠自己是没有这样实力的。”
营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学院积极为引进人才解决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着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激发“千里马”的创新热情。
近年来,生命学院多次举办国家基金获得者系列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科研项目进展报告会、博士生论坛等不同层次的活动,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支持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拓宽视野,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和热情。
细胞生物学学科点陈坤明教授介绍说:“2012年年底,生物科学系举办了学术交流会,十几名教师登台报告,互相交流、讨论,科研氛围更浓郁了。”
2010年从北大引进的谢长根博士说,通过参与博士生论坛,了解别人正在做什么,采用什么样方法,获益匪浅。
经过几年努力,引进人才已初步在国家基金申报中产生成效。雷鸣、刘西平、王瑶等高层次引进人才和丑敏霞、龚春梅、刘杰、程金凤、张磊等优秀博士毕业生相继获得了基金资助。
目前,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学院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科研中,与以往相比,教师们在一起更多的是讨论项目申报、科研进展、基金撰写等。中午不休息、在学生食堂吃饭的教师多了,晚上和节假日主动在实验室的教师多了。用教师的话说,就是虽然累,但愿意干,且干劲十足。
2008年以来,生命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近50人,其中“人才项目专家”1人,特聘教授2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8人,优秀博士毕业生28人,“863”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杰青实现了零的突破。50%的国家基金和60%的SCI论文由引进人才完成,引进人才已成为学院科技创新主力,有力促进了学科水平提升。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由2009年的47.1%提高到2012年的60%。
|
终审:唐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