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所作为国家唯一从事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研究的专门机构,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为核心,以土壤学、生态学、农业水土工程、草地科学等为支撑的综合性学科群。围绕“学科建设年”工作要求,水保所组织国内外专家对“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把脉,围绕学科建设,在战略目标凝练、学科布局、研究单元调整、支撑体系建设与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 ――组织国内外专家充分论证,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及目标。8月和9月,水保所先后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农业部、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等国内外专家等考察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旱作高效农业、植被恢复等实地情况,对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学科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确定了水土保持研究所学科发展将以黄土高原为基础,面向全国,以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为核心,致力于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实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与土壤学、生态学、农业水土工程、草地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解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成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基地。 ――建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根据水保所学科发展方向及专家论证结果,依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汇聚了校内外科研力量,完善和构建了5大科研团队,实现了水保所综合学科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根据学校对水保所学科建设的论证结果,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进一步论证、分析和诊断。11月以来,分别邀请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美国犹他州立大学专家参加学科建设专题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