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学校召开“双一流”学科群2018-2020年周期建设总结汇报会。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吴普特主持会议。全体校领导,学科群首席科学家、方向负责人、助理及秘书,“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相关学院院长参加会议。
康振生院士、张涌院士、刘宝元教授、蔡焕杰教授、岳田利教授汇报学科群建设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会上,学科群首席科学家康振生院士、张涌院士、刘宝元教授、蔡焕杰教授、岳田利教授先后从目标任务完成、承担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学术活动开展以及其他标志性成果产出等方面,系统汇报了五个学科群建设总体成效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学科群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校党委书记李兴旺讲话
李兴旺充分肯定了学科群建设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在方向科学家和所有PI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部门、学院全力协助下,学科群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圆满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学科群建设不仅支撑引领和提升了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也为学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是“双一流”建设体制机制方面的大胆创新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的积极探索,这种模式得到了各方充分肯定。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起点,李兴旺从四个方面就学科群建设作了强调。一是对照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和三个阶段战略目标,顶层谋划新一轮学科群建设,支持引领学校学科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二是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创新学科群建设体制机制,并注重改革的持续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不断提高改革综合效能。三是注重交叉协同,持续发挥学科群的组织优势,在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领域集中攻关,共同策划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凝练培育重大成果。四是强化队伍建设,继续做大做强人才“蓄水池”,使学科群真正成为聚集大平台、承担大项目、汇聚大人才、产出大成果的战略高地。
校长吴普特主持会议并讲话
吴普特指出,学科群周期建设很好地助力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了“3711”重大进展:新增院士3人,新增ESI前1%学科7个、前1‰学科1个,在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强力支撑了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充分证明学科群建设模式的探索实践是成功的。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学科群建设的有益经验,继续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四个面向”做大做强学科群。要根据新一轮“双一流”周期建设新政策新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学科群建设体制机制。
吴普特强调,面向“十四五”开局关键时期,各学科群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利用杨凌示范区省部共建会议、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和7个省部院局深化共建学校《意见》等重大机遇,积极谋划支持项目,以奋斗求贡献,以贡献促发展,努力把学校事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